摘要:都说“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难临头各自飞。”在修文县,却有这样一个坚强的妇女:丈夫遇车祸高位瘫痪,她用柔弱的双手,二十年不离不弃,含辛茹苦撑起了支离破碎的家。
黄仕碧(右二)家庭生活照。
都说“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难临头各自飞。”在修文县,却有这样一个坚强的妇女:丈夫遇车祸高位瘫痪,她用柔弱的双手,二十年不离不弃,含辛茹苦撑起了支离破碎的家。
二十年,说起来就是一把辛酸泪。二十年前,家住修文县久长镇街头的黄仕碧一家人过得幸福美满,丈夫王忠贵每天早出晚归跑摩的,收入不错。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就在1994年的一个早晨,王忠贵出事了,在一个岔路口,连人带车被一辆狂奔而来的东风牌汽车撞翻,造成高位瘫痪。肇事车主丢下几千块钱作幌子就从此杳无音信,支撑一家老小6口人生活的“顶梁柱”再也没能爬起来,生活的重担,就这样压到了黄仕碧肩头。
当时,黄仕碧三十出头,正值青春韶华,很多亲戚朋友都劝她改嫁,认为被这样一个困难家庭拖累,不值!这位善良的妇女、两位幼儿的妈妈没有同意。
黄仕碧说:“我想到把这两个娃娃丢下很可怜,想到他瘫了也可怜,假如我走了,他就可能活不了好久,反正就是不忍心。”
有一天,黄仕碧外出误了车,让家人都以为她远走高飞了。那天她很晚才回来,看到这样一幕,当时深受感动,从此更加坚定了守护这个残破家庭的心。
黄仕碧说:“当时回家来,看到他父子三人都在哭,他对两个孩子说,你妈把你们丢下不管了,你们以后要造孽(受苦)了!当时回来我是一晚哭到亮,我知道他们离不了我。从那一天,我就警告亲戚朋友说,有哪个人再劝我另外找(对象),他以后别再踏进我家门。”
一个柔弱农村妇女,既要养家糊口,照料老人,又随时要为丈夫进行疗养,这样苦撑下去,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。“富在深山有远亲,穷在闹市无人问。”当时,连借钱买药都四处碰壁,黄仕碧走投无路之下,只好上建筑工地卖苦力,自尊心很强的她,在工地上看尽了别人脸色。因为女人做不了重活,很多人都不愿意与她搭档,她每天回家都是偷偷以泪洗面。当时,因为家里困难,女儿上学读书时也经常被人歧视,因为没钱买裙子,连参加舞蹈表演的小小心愿都未能满足,这是让黄仕碧多年以来一直感觉疚心的事。
黄仕碧说:“当时她一年四季就穿一个红棉毛衫,人家交得起钱,交30多块钱的,老师帮买裙子,可以参加跳舞,我家女儿很乖,再乖,没有裙子老师就不让她跳舞,还把她安排坐最后一排。”
然而,“屋漏偏逢连夜雨,船破又遇打头风”。当时,由于无钱进省城医院医治,王忠贵的病情进一步恶化,连轮椅都不能坐,黄仕碧的负担进一步加重。有一天,黄仕碧终于承受不起生活的重压,患宫颈癌住进医院做手术,一时间生死未卜。
黄仕碧说:“想起那时,对我来说又是一个很大的打击,在医院里住院的时候,我一个人偷偷哭了不少回,有人劝我说,大姐,你别哭,你这个病没有事的。我想到的是,病都是小事,我怕我死,我死了把孩子丢下又不知道最后是什么结果。”
二十年间,像这样的磨难并不少见,这对苦难夫妇每一天的日子都是百倍受煎熬,他们却相依为命,毅然面对命运不公平的裁决。很多事情都是由王忠贵出主意,夫妻俩共同商量解决。
王忠贵说:“她在安慰我,我也在安慰她,夫妻之间互相安慰,他给了我活下来的勇气,我就给他生存的力量,夫妻之间这样互相鼓励。”
1998年,在王忠贵的主张下,黄仕碧开始赶乡场摆摊学做小生意,设法摆脱生活困境。在这期间,黄仕碧还是遇上了不少好心人,他们不求回报地给予帮助。隔壁的邻居经常帮助她运货到集市去卖,教她学做生意。附近的陈医生知道她没钱,也低价售药给她,让她能够保持每天为丈夫擦伤口,减缓病情的恶化。陈医生还长期赊账卖药给她,前后赊给她几千块钱的药,直到她做生意赚了钱才结帐。就是丈夫的精神支持,以及那么多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,让黄仕碧顺利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,撑过了这二十年的风风雨雨。
从最初开始,在好心人的帮助下,黄仕碧的小买卖就做得比较顺利。
黄仕碧说:“刚开始赶乡场,卖水果,第一次就赚了70块钱,整天心里面都很高兴,我说,现在我总该是不穷了!那时候,在工地打一天零工才10块钱。”
或许说是苦尽甘来吧,四处摆摊做了几年小买卖,黄仕碧手头多少有了点积蓄,她就自己开起了杂货店,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宽余起来。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,她不仅解决一家人的温饱,还让子女顺利上学。现在,黄仕碧已修起新房子,儿女也已经成家立业。
黄仕碧说:“前几年把房子修好了,儿子也娶了媳妇,这个媳妇比较乖,我很满意。后来又得这两个孙儿,很听话,我也很满意。”
二十年的煎熬终于有了个头。命运失衡的天平,最终没有压倒黄仕碧夫妇俩生活的信心与希望。历经风雨见彩虹,回首这些年的艰难历程,他们想说的就是这样一句话:办法总比困难多。